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江西工程学院常抓“四工程”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一直以来,江西工程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搭建实践成才平台、榜样学习平台、感恩奉献平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素质、锻炼能力、把“输血”转变成“造血”,构建具有江工特色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力量。

  突出规范导向,建设资助强基工程

  加强制度保障,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校院两级资助管理体系,做到事前有部署,事中有指导,事后有监督,严格执行“三级评审、三级公示”制度,激发学生资助工作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优化服务系统,实现所有资助项目一站式服务,资助工作无缝对接,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健全工作机制,学校、各教学院签订“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三公承诺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合监事会、校纪委、审计处及学生代表等组成联合监督、指导小组,下到学院、班级指导开展资助工作。资金发放后,由各教学院院长“一把手”亲自开展国家奖助学金受助学生见面会,与学生签订“受助知情书及承诺书”,同时定期开展资助工作专项问卷调查,动态掌握学生各项资助情况。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推送资助宣传政策活动,解读国家资助政策和学校资助措施,并由专人负责在线解答问题。开通暑期资助热线,加强资助业务工作培训,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做好政策宣传,讲好资助故事。

  突出精准导向,建设资助保障工程

  力求资助对象精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三查”工作机制,通过前期筛查、过程审查、后期核查,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型,利用数据采集、问卷调查、辅导员调研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行动态调整,将易返贫致贫家庭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作为重点资助对象,努力确保“一个不漏”、及时资助。力求资助精准和分配精准,通过数据摸排、资助力度分析,统筹学费资助、勤工俭学、绿色通道和学校奖学金等各类资助项目,力求资金发放精准,对资助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对受疫情或自然灾害的家庭学生,第一时间将资助资金发放到学生手中,着力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据统计,学校2023年资助重点保障人群1425人,做到重点保联人群最高档资助全覆盖。发放突发自然灾害补助3万元,学费减免、勤工助学及各类校内奖助学金580余万元,发放绿色通道助学贷款4000余万元,保证了贫困学生资助及时有效,一个不漏。

  突出需求导向,建设资助育人工程

  江西工程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面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积极促进和发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良好的人格与品行,逐步形成资助工作特色,强化育人维度,深化育人效果。举办“我为资助代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提升”培训班,开展“学生资助诚信感恩教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征信意识、风险意识和感恩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开展“天工大讲堂”“宣传大使进课堂”“国家奖学金分享会”“诚信校园行”“资助宣传月”“筑梦飞翔,资助伴我成长”和“勤采飞扬”等主题征文等活动,积极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等方式,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力争做到经济上给予资助,精神上鼓励,多渠道的为学生基本生活需要做保障的发展型资助。2023年开展各类资助活动300余场次,覆盖学生1.8万余人次,同时,学校选送的作品荣获江西省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典型案例一等奖1名、江西省受助学生成长成才典型事迹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5名及江西省教育厅第四届“筑梦飞翔·资助伴我成长”主题征文二等奖的好成绩。

  突出关怀导向,建设资助暖心工程

  该校以“六暖”特色育人活动为抓手,彰显资助工作温度,通过“暖新·绿色通道”“暖冬·寒冬送暖”“暖霁·灾情补助”“暖爱·百万圆梦助学”“暖心·爱心车队”,“暖心·贫困学生生活帮扶”全方位打造资助暖心工程。倡导助人自助理念,组织学生三下乡活动、新长城江西工程学院自强社“善行100”、福利院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受助学生带动全校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开展困难学生素质提升培训班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学校全年共计发放各类帮扶资金50余万元,为贫困地区学生捐赠图书及资金8万余元。满足了学生生活保障和能力发展需求,做到从经济上资助、从生活上关心、从思想上引导、从精神上鼓舞、从心理上抚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余鹏辉)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