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王昊阳

(新春走基层)鄱阳湖畔小渔村:渔民上岸转产开启新生活

2021年02月23日 01:27 来源:中新网江西

中新网江西新闻2月23日电 (薛永冰 记者 王昊阳)新年刚过,在江西庐山市白鹿镇波湖村,众人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里,桂乃真却忙碌着在自家的工厂里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今年要添加35台缝纫机,给更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桂乃真告诉记者,去年她的小工厂吸纳了18位村民就业,发放工资52万元,今年更多人想要来厂里做事了。

波湖村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小渔村,自从2020年1月1日鄱阳湖开始为期十年的禁渔后,当地渔民纷纷上岸,寻找生活的新路。

“我以前在外地开制衣厂,村里的渔民不能捕鱼了,大家召唤我就回到村里,把工厂开设在自家的五层小楼里,对年轻的女工进行缝纫培训,老年人也可以做些杂活。”桂乃真说,工厂现有18位工人,13名缝纫工,5名杂工,主要生产童装,2020年生产了8.1万件,通过电商渠道进行销售。

“厂里80%以上是渔民家属,我过来开厂,她们就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桂乃真说,缝纫工上班时间很自由,都是计件取酬,最忙的时候一天可以赚300元,杂工做些剪线头、装填棉花等简单的活计,年纪大的有70岁的老人,每月也能拿到1500元。

“以前打鱼非常辛苦,下午两三点出门撒网,半夜再出船,等到凌晨两三点收网取鱼,再一大清早送去菜市场卖鱼。”谈起以前的捕鱼生涯,村民许爱育感慨说,打鱼辛苦也危险,以前她就在捕鱼时受过伤,现在在家门做工,比以前捕鱼要轻松得多,也安全得多了。

“以前全家都漂在水上,每年收入大约9万元,后来不能捕鱼了,我就来这里培训做衣服,努力干活,去年拿了4万8千元工资。”村民谭秀芳说,后来她把女儿也叫来一起做事,女儿去年也赚了4万元。“现在的工作没有以前打鱼那么累,工资都是准时发放,收入相比以前也没有减少。”

为支持小工厂的发展,庐山市供电公司也提供各项暖心服务。

“我们尽力做好用电保障,根据他们的需要,第一时间进行线路改造,专线入户确保用电稳定安全。”庐山市白鹿镇供电所所长黄焱生告诉记者,因为工厂用电量大,按家庭阶梯电价结算成本太高,为帮工厂降低用电成本,供电公司主动帮助工厂申请变更为一般工商业电价,为工厂每月节省600余元电费。

“在这个小小制衣厂里,工人都是转产的渔民,他们中有贫困户,有低保户,有残障人员,我们也希望能为这些渔民上岸后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尽一份绵薄之力。”黄焱生说,“今年工厂扩大规模,我们这些天也在指导他们安装机器,排查用电隐患,让他们没有用电方面的后顾之忧。”

鄱阳湖畔的渔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水上,突然有一天他们离开了这片水域,一时间无所适从。他们有的“上岸”在家门口选择再就业,有的则执着地留在“水里”。

在庐山市蛟塘村西庙村的一片鱼塘边上,李菊三和李成火商量着新一年的养殖方案。

“今年扩大规模,养殖10万尾鲈鱼,同时在鱼塘里立体混养少量白鲢、草鱼。”李菊三提起新的计划,语气中透露着充足的信心。

“我们在鄱阳湖捕鱼30多年了,小时候湖里的鱼很多,后来就越来越少了,国家提出禁渔后,我们就产生了养鱼的想法,专程去广东学习养殖经济价值较高的鲈鱼。”李菊三说,与鄱阳湖打了半辈子交道,离不开水,也离不开鱼了,就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他的“鱼”民生活。

“2020年我们第一次尝试养殖,投放了3万尾,但是遭遇了洪水,鱼塘被淹,损失较大。”李菊三表示,相信方向是对的,鲈鱼很畅销,有利润,他们不灰心,还要加油干,今年新增30亩鱼塘,联合成立庐山华盛水产专业合作社,一定能做好他们的“老本行”。

高密度养鱼,离不开增氧机等设备,离不开供电保障。“我们养鱼用的增氧机一刻不能停,一坏就要抢修,以前旧的变压器不能满足要求,鱼塘一停电,供电公司的人员随时会赶过来抢修。”李菊三说,真得感谢供电公司,去年4月3日,鱼塘里有两台增氧机同时不能运转。“我们当时急坏了,供电所的客户经理程代泉15分钟就起到了现场,立即帮助我们排除故障,恢复正常生产。”

“渔民上岸创业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庐山市蛟塘供电所支部书记程小林表示,得知华盛水产专业合作社要扩大养殖规模,他们决定帮助合作社规划建设一条专用线路,并进行扩容,预计3月底将竣工运行。

 

责任编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