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西铜鼓:“学习强县”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1年01月22日 12:16 来源:中新网江西

地处赣西北边陲的江西铜鼓县是典型的山区小县。受产业基础、交通区位、人口规模、发展空间等因素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如何让这座边远小县“跑起来”,成为铜鼓主政者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2020年4月,铜鼓启动“学习强县”行动,把全民学习作为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难题的突破口。半年多来,铜鼓从“少数人领学”到“大家一起学”,从“被动学”到“主动学”,从“一知半解”到“学以致用”,从“质疑声不少”到“大家都说好”……各单位各部门“比学赶超”氛围浓厚,干部作风得到优化,工作效能得到提升,小县城正不断积蓄大能量。

如何避免热热闹闹走过场?

“学什么?”“怎么学?”“如何避免形式主义?”“如何做好学以致用”……在“学习强县”启动之前,围绕这一系列问题,铜鼓进行多次“头脑风暴”。

最后,县里决定从强化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学习方案,以此统领全县学习。这份方案包括了学习内容、学习举措和奖惩等方面。铜鼓要求各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工作实际的具体学习方案。

一开始有些单位认为学习这事“很虚”,甚至想着会不会是“雷声大雨点小”的“一阵风”活动,拿着“复制粘贴”的方案来敷衍了事。

“全县170多个单位,有60多个单位因为方案不合格被打回重写。”铜鼓县“学习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辉说,对一些“强势”部门也不“手软”,没有情面可讲,这种试图“走形式”的苗头被掐灭。

同时,铜鼓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的作用,将学习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作为干部绩效考核、提拔任用以及单位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全县上下解放思想,创新和丰富学习形式,“铜鼓百姓讲堂”“扶贫讲堂”“农业大讲堂”等各类讲堂和学习小组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有些单位寓学于乐,组织开展知识抢答赛、帮贫困户带货等活动,让学习既有“意义”也有“意思”。

“鼓励学习形式多样化,但不能用活动取代真学实学,我们还注重‘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刘辉说。

去年7月份以来,铜鼓结合“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开展“千人百考”“沙场点兵”行动,通过县委常委授课讲学、县四套班子成员脱稿领学、各地各单位“一把手”制作PPT交流发言等方式,引领“学习强县”工作走深走实。分别组织全县干部进行“学党史、知县情、感党恩”考试,组织“全县科级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集中闭卷考试”,考试内容涉及政治理论、中共党史、网络知识等,417名科级干部成绩全部合格。

在每个季度的学习效果督导中,铜鼓一改传统督导模式,采用现场点题方式,让干部联系工作谈学习,让每一个干部有紧张感、紧迫感,并将结果形成通报,防止学用两张皮。

“将人们从以往相对‘慢生活’的状态拉到‘赛道’上来,并不容易,必须下狠劲。”铜鼓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学习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晏卫华说,铜鼓的“学习强县”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而是动真格。

如何实现扎扎实实促发展?

“公安民警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武’多于‘文’,最开始在局里落实‘学习强县’工作,我们心里也没底,怕‘学习’在我们这进行不下去。”铜鼓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政委宋安祥说。

没想到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经过多次系统化的业务培训,铜鼓公安系统一线执法人员执法更加规范化,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明显提升;利用大数据研判的破案能力,跃居到宜春市领先水平;侵财类案件破案率达48.6%,较往年大幅度提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据宋安祥介绍,在全员学习的氛围带动下,以往让基层民警“望而却步”的“高级执法资格考试”今年报名人数达到26人,“往年只有两三个人‘试水’。”

在铜鼓不少部门单位,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最初觉得强制性的学习会给基层增加负担,事实上却是在学习中不断补齐了自身的短板,自信心和获得感不断增强,切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本领,做到了“学用相长”。

铜鼓县委县政府接待处通过开展“六个一”学习,即每日一句经典语录、每周一处景点讲解、每周一段县情县史、每周一首山歌传唱、每周一道菜品解读、每周一次外出学习和总结,干部职工思想和工作能力有较大转变。

“过去认为接待工作就是‘管吃管喝’,很少对外推介铜鼓,因为自己也是一知半解,‘不敢说’也‘不敢答’,怕说错,没自信。”接待处干部童国华说,如今有了充足的知识储备,会主动和来客介绍铜鼓的好山好水好故事,偶尔还唱上一小段,让客商爱上铜鼓、投资铜鼓。

这种持续向上向好的干部作风和全民学习的热潮让这座小城动了起来,铜鼓人干事创业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

铜鼓县人社局在棚改工作中,通过反复研究棚改政策法规,学习兄弟单位经验,改进做法,将十多年的“钉子户”征迁下来。

三都镇理溪村村民钟小强夫妇经营一家淘宝店铺,一直认为开天猫店门槛高、条件苛刻,不敢尝试,今年趁着“东风”,学习弄懂了各类政策要求,之前困扰的问题逐个被击破。今年10月8日,铜鼓第一家经营土蜂蜜的天猫店铺正式上线,解决了当地13户贫困户蜂蜜销路问题。

棋坪镇的柏树村以前因盛产黄金,被称为“黄金村”,但是长期无序开采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柏树村封矿、封山,镇村干部适时引种中药材黄精,组织部分村民去湖南安徽等地学习种植技术,邀请大学老师来村里指导。如今,黄精价格行情看涨,柏树村有160户种植了黄精共5200亩。按照平均每亩4000元的收益计算,柏树人山上的黄精价值在2000万元以上。“不挖黄金种黄精,富了山林富山民”在铜鼓成为一段佳话。

“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成就梦想的唯一出路,让学习为干部‘充电赋能’,才能加速铜鼓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铜鼓县委书记江伟斌说。

如何推动长长久久走下去?

半年多来,铜鼓的“学习强县”行动从最初的质疑声中走了出来,初见成效。如何让学习成为常态、走深走实,进而赋能铜鼓发展?在调研中,一些干部群众认为主要依托“三个坚持”。

——坚持以上率下,杜绝形式主义,以“关键少数”带动“关键多数”,层层传导压力与动力。铜鼓以县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会为平台,强化领导班子带头学,每月安排4名县领导领学,现场抽点其他干部限时作答相关问题,防止“人在心不在”的形式主义,让每一个干部职工成为学习的参与者。

同时,铜鼓县“学习强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单位的学习情况及时督导,定期通报,让“红红脸”成为常态,倒逼“学习强县”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有机统一,以基层实际需求为导向,让学习“脱虚向实”。铜鼓的学习不是毫无章法的学,而是以学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党史县情、先进经验等为主,最终落脚点是“解决实际问题”。

铜鼓这场“声势浩大”的学习,并没有成为基层的负担,反而让基层工作更加“有声有色”。各乡镇通过书本上学、网上学、外出学,深挖地方特色,铜鼓“一乡一品”格局逐渐形成。大塅镇打造以太极拳、鼓文化和温泉为主题的康养文化旅游小镇;带溪乡利用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廉政教育”基地;高桥乡打造崇乡长寿文化节……全县已形成具有特色品牌的学习型乡镇、村20余个。

——坚持营造全社会崇尚学习的氛围,树典型、立标杆,注重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整体提升。在铜鼓,不仅仅是干部学,百姓同样参与学。铜鼓将自身打造为一所“大学”,配齐里面需要的“软硬件”。

“铜鼓百姓讲堂”请“民间高手”讲老百姓感兴趣的知识点;铜鼓县城原有的一处步道亭被打造为“全民阅读亭”,书籍来源于干部群众自发捐赠,这不仅让学习“走近”百姓,也让百姓“走进”学习;大塅镇公益村通过学习,总结出一套办法,进一步推进当地移风易俗,村民人情债少了、负担轻了……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却是‘一本万利’的投资。”江伟斌说,通过学习打造铜鼓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提振铜鼓人精神,不断凝聚建设多彩多艺新铜鼓的奋进力量,才能带动全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责任编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